宿襟山寺

竹樹陰陰覆化城,白蓮池水照人清。 明朝又向紅塵去,辜負垂楊百囀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īn):古代長袍的前襟。
  • 化城:指城市。
  • 辜負:辜負,辜負了。
  • 垂楊:垂柳。
  • 百囀(zhuàn):百般啼鳴。

翻譯

在宿襟山寺,竹林投下陰影,覆蓋着城池。白蓮池水清澈見底。明天又要離開這個塵世,辜負了垂柳樹下百般啼鳴的鶯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幽雅的山寺景緻,通過對竹林、白蓮池水和垂柳的描繪,展現了一種清新的意境。詩人表達了對塵世的離愁別緒,對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優美,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與淡然。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