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孛術魯

· 範梈
悲風動日夜,遊子絕河山。 一別十年流,四方几時還。 憶子旅江外,過餘撫林鬝。 曉色竹晻靄,春容杏闌珊。 陽坡鳴赤雞,陰館來白鷳。 文義相剖析,宴歌亦循環。 吳星逐夢變,楚月帶愁彎。 自來燕薊中,相望漢沔間。 初傳教下郡,或道釣清灣。 起居雖未悉,聲聞已難攀。 明聖御八極,震驚折羣奸。 登賢彌制斷,進士嚴刊刪。 倒澤起游泳,搜空集翻翾。 斯時麟見郊,絕世驥在閒。 豈期脫布衣,復得聯朝班。 始疑跡異方,卒見意俱閒。 惟此冰雪壺,近當雲霧關。 紀載竹帛藏,潤色絲綸頒。 儲才藏地閟,抽思刮天慳。 固當讓俊逸,焉得委疏頑。 物化豈堪玩,仙棲庶可扳。 寤寐在靈嶽,徬徨愧塵寰。 碧草蒙澗沚,青霞冠雲鬟。 長生願不負,竟往事無艱。 常聞羽人言,頗落俗士顏。 早伐九節杖,倚之聽潺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貽孛術魯:人名,詩中的主角。
  • 林鬝(lín qiān):指林中的小徑。
  • 竹晻靄(zhú ǎn ǎi):竹林中的朦朧霧氣。
  • 杏闌珊(xìng lán shān):杏花凋零的景象。
  • 白鷳(bái xián):一種鳥類,常用來象徵高潔。
  • 剖析(pōu xī):分析,解釋。
  • 燕薊(yān jì):古代地名,指今北京一帶。
  • 漢沔(hàn miǎn):漢水和沔水,指今湖北省一帶。
  • 刊刪(kān shān):刪改,修訂。
  • 翻翾(fān xuān):飛翔的樣子。
  • 制斷(zhì duàn):決定,裁決。
  • 絲綸(sī lún):古代指皇帝的詔書。
  • 地閟(dì bì):地下的寶藏。
  • 抽思(chōu sī):提取思想,思考。
  • 羽人(yǔ rén):指仙人或道士。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聲。

翻譯

悲風在日夜中呼嘯,遊子已遠離河山。 一別十年,四方何時能回還。 記得你旅居江外,經過我撫摸林中小徑。 晨光中竹林朦朧,春日裏杏花凋零。 陽坡上赤雞鳴叫,陰館中白鷳飛來。 我們相互剖析文義,循環宴歌。 吳地的星辰隨夢而變,楚地的月亮帶着愁緒彎彎。 自你來到燕薊之地,我便相望於漢沔之間。 起初傳說你教化下郡,或說你在清灣垂釣。 雖然你的起居未詳,但聲名已難及。 明聖統治八方,震驚折服羣奸。 選拔賢才更加果斷,進士嚴格刪改。 倒澤中游泳,搜空中飛翔。 此時麒麟出現在郊外,絕世之驥在閒庭。 豈料我脫去布衣,又能與你同朝爲官。 起初疑慮異方之事,最終見你意態悠閒。 唯有這冰雪般的內心,近來面對雲霧般的關隘。 記載藏於竹帛,潤色頒於絲綸。 儲才藏於地底,抽思刮於天邊。 本當讓給俊逸之人,怎能委於疏頑之輩。 物化之事豈堪玩味,仙棲之地或可攀登。 日夜思念靈嶽,徘徊愧對塵寰。 碧草覆蓋澗沚,青霞冠於雲鬟。 長生之願不願辜負,竟往事無艱。 常聽羽人言,頗落俗士顏。 早伐九節杖,倚之聽潺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與對過去共同時光的懷念。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悲風動日夜」、「曉色竹晻靄」等,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美麗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對友情的珍視。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時局的關注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展現了詩人複雜的情感世界和對未來的期待。

範梈

梈字亨父,一字德機,臨江清江人。家貧早孤,刻苦爲文章,人罕知者。年三十六,辭家北遊,賣卜燕市。薦爲左衛教授,遷翰林院編修官。出爲嶺海廉訪司照磨,歷轉江西湖東,選充翰林應奉,改閩海道知事,移疾歸。徙家新喻百丈山,天曆二年,授湖南嶺北廉訪經歷,親老不赴。其明年以母喪哀毀卒,年五十九。德機癯然清寒,若不勝衣,而持身廉正。爲文雄健,追慕先漢古詩,尤好爲歌行,工近體,藹然見忠臣孝子之情焉。吳文正嘗以東漢諸君子擬之。人稱文白先生。所著有《燕然稿》、《東方稿》、《海康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總十二卷,揭曼碩序之。以爲虞伯生稱德機如唐臨晉帖,則終未逼真。改評之曰:範德機詩如秋空行雲,晴雷捲雨,縱橫變化,出入無朕。又如空山道者,辟穀學仙。瘦骨崚嶒,神氣自若。又如豪鷹掠野,獨鶴叫羣。四顧無人,一碧萬里。差可彷佛耳。德機詩學廬陵,楊中伯允得其骨,郡人傅若金與礪得其神,皆有盛名於時。歐陽原功曰:宋東都時,黃太史號江西詩派。南渡後,楊廷秀好爲新體。宋末,劉會孟出於廬陵,而詩又一變。我元延祐以來,彌文日盛,京師諸名公一去宋金季世之弊,而趨於雅正。於是西江之士,亦各棄其舊習焉。蓋以德機與曼碩爲之倡也。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