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景賢一十首

我與先生久已歡,而今皆願老來閒。 同舟載棹醉觀月,並轡騎驢飽看山。 綺句綴成連譜換,純音彈了着詩還。 琴詩此際慵拈出,可怨龍岡爲紙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同舟載棹(zhào):一起乘船。
  • 並轡(pèi):一起騎馬。
  • 綺句:華美的詩句。
  • 純音:純淨的音樂。
  • 慵拈:懶得拿起。
  • 龍岡:地名,此處可能指代紙張的產地或品質。
  • 紙慳(qiān):紙張缺乏或質量不佳。

翻譯

我與景賢先生早已是歡聚的夥伴,如今我們都希望在老年時能夠閒適。 我們一同乘船,在月下暢飲至醉,又一起騎馬,飽覽山川美景。 華美的詩句連同樂譜一起交換,純淨的音樂彈奏完畢後,便開始寫詩。 此時,我懶得拿起琴和詩,只因龍岡的紙張質量不佳,讓我感到遺憾。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耶律楚材與景賢深厚的友誼以及對晚年閒適生活的嚮往。詩中通過「同舟載棹」和「並轡騎驢」的描繪,展現了兩人共同享受自然美景和詩酒生活的情景。後兩句則體現了他們在藝術上的交流與創作,但結尾的「紙慳」卻透露出一絲無奈,反映了物質條件對藝術創作的限制。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生活的熱愛。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金元間義州弘政人,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極羣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金末闢爲左右司員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見,處之左右。呼爲長髯人(蒙語:吾圖撒合裏),每征討,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爲主管漢人文書之必闍赤,漢稱中書令,事無鉅細,皆先白之。定君臣禮儀;反對以漢地爲牧場之議,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建立賦稅制度;請軍民分治,州縣長吏治民事,萬戶府理軍政,課稅所管錢穀。太宗五年入汴時,請廢“攻城不降,矢石一發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經義、詞賦、策論取士之制。乃馬真後稱制時,漸失信任,抑鬱而死。卒諡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7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