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井行
赤子半入井,寧無惻隱心。急走掣其足,啼號嗄以喑。
其親即偕來,翕然集四鄰,將謂相謝不世恩。忿呼恚詰渠何人,令我兒哭聲酸辛。
中心自誓救顛墜,孰顧若輩怨且嗔,君子謀道不謀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赤子:指嬰兒。
- 惻隱心:同情心。
- 掣:拉,拽。
- 嗄以喑:嗄(shà),聲音嘶啞;喑(yīn),啞。
- 翕然:形容人聚集的樣子。
- 不世恩:非凡的恩情。
- 恚詰:憤怒地質問。
- 顛墜:墜落,這裡指危險的情況。
- 怨且嗔:怨恨和憤怒。
- 謀道不謀身:追求道義而不顧個人安危。
繙譯
嬰兒半身掉入井中,難道沒有同情心嗎?急忙跑去拉住他的腳,哭聲嘶啞。 他的親人隨即趕來,周圍鄰居也迅速聚集,本以爲是要感謝那救命之恩。 卻憤怒地呼喊質問那人是誰,讓我兒子哭得如此淒慘。 內心發誓要救助那処於危險中的孩子,哪顧得上那些人的怨恨和憤怒,君子追求道義而不顧自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緊急情況下的道德選擇。詩中,“赤子半入井”突顯了情況的緊急,而“惻隱心”則是人性的本能反應。詩人通過“急走掣其足”展現了救助的迅速與果斷,但隨後的“啼號嗄以喑”則揭示了救助過程中的痛苦與掙紥。詩的後半部分,通過“恚詰渠何人”和“中心自誓救顛墜”的對比,展現了君子在道義與個人情感之間的抉擇,強調了“謀道不謀身”的高尚品質。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通過具躰事件展現了深刻的道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