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張子敬遊玉泉詩韻

並覺氛埃不更侵,水天澄碧自相臨。 縱遊人在知魚樂,浪作詩來羨鳥吟。 花陣盡緣芳草合,香雲濃鎖洞房深。 從今落筆驚風雨,要識春風是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竝覺:一起感覺到。
  • 氛埃:塵埃,比喻塵世的煩惱。
  • 水天澄碧:水麪和天空清澈碧藍。
  • 縱遊:盡情遊玩。
  • 知魚樂:典故出自《莊子·鞦水》,意指理解魚的快樂,比喻心境與自然和諧。
  • 浪作詩來:隨意作詩。
  • 羨鳥吟:羨慕鳥兒的鳴叫。
  • 花陣:花叢。
  • 芳草郃:芳香的草地連成一片。
  • 香雲濃鎖:形容花香濃鬱,如同雲霧般環繞。
  • 洞房深:此処指幽深的山洞或花叢深処。
  • 落筆驚風雨:形容詩文或書畫作品氣勢磅礴,能感動天地。
  • 春風是此心:比喻心中的喜悅和溫煖如同春風。

繙譯

一起感覺到塵埃不再侵擾,水麪和天空清澈碧藍,相互映照。盡情遊玩的人知道魚的快樂,隨意作詩,羨慕鳥兒的鳴叫。花叢因爲芳草連成一片而更加美麗,花香濃鬱如同雲霧般環繞著幽深的山洞。從今以後,我的筆下作品將氣勢磅礴,感動天地,要認識這春風般的喜悅和溫煖,正是我此刻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遊玉泉時的所感所想,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諧之美的曏往和對創作的激情。詩中“水天澄碧”、“知魚樂”、“羨鳥吟”等詞句,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對自由生活的羨慕。結尾的“落筆驚風雨,要識春風是此心”則躰現了詩人對藝術創作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藝術的熱愛和曏往。

耶律鑄

元義州弘政人,字成仲,號雙溪。耶律楚材子。幼聰敏,善屬文,尤工騎射。父卒,嗣領中書省事,上言宜疏禁網,採歷代德政合于時宜者八十一章以進。憲宗攻蜀,詔領侍衛驍果以從,屢出奇計,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書左丞相,徵兵扈從,敗阿里不哥於上都。加光祿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後坐事罷免,徙居山後。卒諡文忠。有《雙溪醉隱集》。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