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齋似沈德方德中

· 黃玠
日出東齋明,扶桑弄朝暾。 皓皓曙色起,湛湛夜氣存。 倦客雙遠遊,蹀足來清門。 徘徊戀光影,妙契可忘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扶桑:神話中的東方木名,借指太陽。
  • 朝暾:初升的太陽。
  • 皓皓:明亮潔白的樣子。
  • 曙色:黎明的天色。
  • 湛湛:深沉的樣子。
  • 夜氣:夜晚的清涼之氣。
  • 倦客:旅途勞頓的遊子。
  • 蹀足:小步行走。
  • 妙契:美妙的契合。
  • 忘言:難以用言語表達。

翻譯

日出時分,東齋顯得格外明亮,太陽從東方神話中的扶桑樹上升起,初升的陽光溫暖而明亮。黎明的天色潔白無瑕,夜晚的清涼之氣依舊留存。旅途勞頓的遊子,小步來到這清靜的門前。徘徊留戀於這光影交錯的美景,與這美妙的景象產生了難以言表的契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日出時分的寧靜與美麗,通過「扶桑」、「朝暾」等詞語,生動地勾勒出太陽初升的壯麗景象。詩中「皓皓曙色起,湛湛夜氣存」一句,巧妙地對比了黎明的明亮與夜晚的清涼,營造出一種時空交錯的意境。後兩句寫遊子對這美景的留戀與感悟,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美好情感。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