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

· 黃玠
駑馬少良駒,淑媛多令子。 大易重鹹恆,關雎明謹始。 橘樹生南州,渡江即爲枳。 地氣使之然,如何論天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駑馬(nú mǎ):指劣馬。
  • 良駒(liáng jū):指好馬。
  • 淑媛(shū yuàn):指賢淑的女子。
  • 令子(lìng zǐ):指優秀的兒子。
  • 大易:指《易經》。
  • 鹹恆:《易經》中的兩個卦名,鹹卦和恆卦,分別代表感應和恆久。
  • 關雎(guān jū):《詩經》中的篇名,這裏指代《詩經》。
  • 謹始:指謹慎地開始。
  • 橘樹(jú shù):指橘子樹。
  • 南州:指南方的地區。
  • 渡江:指過江。
  • (zhǐ):一種植物,與橘相似,但果實酸澀。
  • 地氣:指地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
  • 天理:指自然的法則或道理。

翻譯

劣馬之中少有好馬,賢淑女子多生優秀兒子。 《易經》重視感應與恆久,《詩經》中的《關雎》強調謹慎開始。 橘子樹生長在南方,一旦過江就變成了酸澀的枳。 這是因爲地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所導致的,我們又怎能輕易評斷天理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劣馬與良駒、淑媛與令子,以及橘樹與枳的轉變,表達了環境對事物性質的影響。詩中引用《易經》和《詩經》的典故,強調了感應、恆久與謹慎開始的重要性。最後,詩人提出地氣對事物的影響,暗示了天理的複雜與深奧,不應輕易評斷。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法則的深刻思考。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