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生書懷

非賢非智半癡聾,性稟天然雅淡中。 閒閱廢興槐國夢,細思得失楚人弓。 事無欺世心何愧,詩爲傷時句不工。 卻謝梅花開幾點,年年此日伴山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閒閱:悠閒地閱讀。
  • 槐國夢:指虛幻的夢境,源自《莊子·齊物論》中的「槐安國」故事,比喻世事如夢。
  • 楚人弓:典故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楚人丟失弓,不追究,表示得失不必過分計較。
  • 欺世:欺騙世人。
  • 傷時:感慨時事。
  • 不工:不精巧,不完美。
  • :感謝。

翻譯

我既非賢明也非智慧,半癡半聾,天性中帶着一種淡雅的天然。我悠閒地閱讀着歷史的興衰,就像槐國中的夢境一樣虛幻,細細思考得失,如同楚人丟失的弓,不必過分計較。我的事情沒有欺騙世人的心,對此我無愧於心,我的詩句雖然因爲感慨時事而不完美,但我並不介意。我感謝那幾朵梅花的開放,它們每年都在這個日子陪伴着我這個山中的老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詩中,「非賢非智半癡聾」一句,既是對自己性格的寫照,也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的智慧。通過「閒閱廢興槐國夢」和「細思得失楚人弓」的比喻,作者表達了對世事變遷的淡然和對得失的豁達。最後,以梅花爲伴,寄託了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嚮往,展現了作者高潔的情操和寧靜的心境。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