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奩八詠金盆沐發

是誰步屧印微茫,便似石家春滿牀。 軟雪消時痕晃底,好風起處步生香。 彩雲飛上鞦韆鐙,芳草侵來蹴鞠場。 愁絕如癡成獨立,繡鴛拾得在東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香奩(xiāng lián):古代女子存放香料、化妝品的匣子。
  • 八詠:指八首詩,每首詠一物或一景。
  • 金盆沐發:用金盆洗髮的情景,這裏指女子洗髮後的美麗。
  • 步屧(bù xiè):步履,行走的腳步聲。
  • 石家春:指石崇家的春天,石崇是東晉時期的富豪,以奢侈著稱。
  • 軟雪:比喻女子的頭髮。
  • 痕晃:指水珠在陽光下的閃爍。
  • 彩雲:比喻女子的頭髮。
  • 鞦韆鐙(qiū qiān dèng):鞦韆的踏腳,這裏指鞦韆。
  • 蹴鞠場(cù jū chǎng):古代的一種足球場。
  • 繡鴛:繡有鴛鴦的圖案,這裏指女子手中的繡品。

翻譯

是誰的腳步聲在微茫中響起,彷彿石崇家春日的滿牀繁華。 柔軟如雪的髮絲消散時,水珠在陽光下閃爍着底部的痕跡, 美好的風起時,步履間生出香氣。 彩色的雲朵飛上了鞦韆的踏腳,芳草蔓延到了蹴鞠的場地。 愁緒如癡,獨自站立,繡有鴛鴦的圖案在東牆邊拾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女子洗髮後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女子的美麗和周圍環境的寧靜與生機。詩中「軟雪消時痕晃底」一句,巧妙地將女子的頭髮比作軟雪,洗髮後的水珠在陽光下閃爍,形象生動。後文通過「彩雲飛上鞦韆鐙」等句,進一步以彩雲、芳草等自然景象,襯托女子的婀娜與環境的和諧。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展現了楊維楨對女性美的獨特理解和表達。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