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又向客中過,憶著家山事若何。 未及掃鬆徒悵恨,偶因得句漫吟哦。 六旬身世憂懷少,九十春光陰雨多。 對景豈宜虛負卻,把杯須拚醉顏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掃鬆:指掃墓時清理墓地周圍的松樹枝葉。
  • 悵恨:因失望或不滿而感到悲傷。
  • 漫吟哦:隨意地吟詠詩歌。
  • 九十春光:指春天,因爲春天大約有九十天。
  • 陰雨多:指春天常常下雨。
  • 虛負:白白地錯過。
  • 醉顏酡:形容醉酒後臉色紅潤。

翻譯

清明時節,我又一次在異鄉度過,心中回憶着故鄉的種種事情。未能親自去掃墓,心中充滿了遺憾和悲傷,偶爾得到一句詩句,便隨意地吟詠起來。六十歲的我,憂慮的事情已經不多,但春天的時光卻常常伴隨着陰雨。面對這樣的景色,不應該白白錯過,應該舉杯暢飲,直到醉意盎然,臉頰泛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在清明時節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未能掃墓的遺憾。詩中,「掃鬆」和「悵恨」兩個詞語,生動地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同時,詩人通過對比自己的年齡與春天的時光,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最後,詩人以飲酒自醉來排遣憂愁,展現了豁達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清明抒懷之作。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