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士山房次程南仲韻

丹房蕭灑絕纖埃,石徑縈紆闢草萊。 窗外果從猿摘去,山中芝藉鶴銜回。 一甌白雪湯輕注,三尺青蛇匣不開。 如許清虛塵世隔,明朝再約抱琴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丹房:煉丹的房間。
  • 蕭灑:清靜脫俗。
  • 纖埃:微小的塵埃。
  • 石徑:石頭鋪成的小路。
  • 縈紆(yíng yū):曲折環繞。
  • 草萊:雜草。
  • :靈芝,一種珍貴的藥材。
  • :藉助。
  • 鶴銜回:鶴叼着回來。
  • :一種容器,多用於盛放液體。
  • 白雪湯:形容湯色清澈如白雪。
  • 輕注:輕輕倒入。
  • 青蛇匣:指裝有寶劍的匣子,青蛇喻指寶劍。
  • 如許:如此。
  • 清虛:清靜虛無。
  • 塵世隔:與塵世隔絕。
  • 抱琴來:帶着琴來。

翻譯

煉丹的房間清靜脫俗,沒有一絲塵埃,石頭小路曲折環繞,開闢了雜草。窗外果實被猿猴摘走,山中的靈芝被鶴叼着帶回來。輕輕倒入一杯清澈如白雪的湯,裝有寶劍的匣子緊閉不開。如此清靜虛無,與塵世隔絕,明天再帶着琴來相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遠離塵囂的清靜之地,通過「丹房」、「石徑」、「猿摘果」、「鶴銜芝」等意象,展現了山房的幽靜與超脫。詩中「白雪湯輕注,青蛇匣不開」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結尾「如許清虛塵世隔,明朝再約抱琴來」則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和留戀,體現了元代文人追求心靈自由、遠離塵世紛擾的精神追求。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