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制虎

河之虎,莫孰禦。河之鼠,亦莫餘敢侮。虎一怒,鼠無生,鼠一怒,制虎死河滸。 浮雲蔽青天,火風捲后土,孰識鼠冤苦。鼠冤苦,訴諸河伯府,河伯爲我告天,不生此河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河之虎:比喻強大的敵人或對手。
  • 莫孰禦:沒有人能夠抵禦。
  • 河之鼠:比喻弱小但機智的一方。
  • 莫餘敢侮:沒有人敢輕視我。
  • 河滸:河邊。
  • 浮雲蔽青天:比喻不公正或不公平的事情遮蔽了真相。
  • 火風捲后土:形容災難性的破壞。
  • 河伯:古代傳說中的河神。

翻譯

河中的虎,無人能擋;河中的鼠,也無人敢輕視。虎一旦發怒,鼠便無生存之地;但鼠一旦發怒,卻能制服虎,使其死於河邊。 浮雲遮蔽了青天,火風席捲了大地,誰能知曉鼠的冤屈?鼠的冤屈,向河伯府訴說,河伯爲我向天訴說,希望不要再有這樣的河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寓言的形式,巧妙地表達了弱小者對抗強大者的智慧和勇氣。詩中「河之虎」與「河之鼠」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了即使是最弱小的存在,也有可能通過智慧和策略戰勝強大的對手。後半部分通過「浮雲蔽青天」和「火風捲后土」的意象,暗示了不公和災難,而「鼠冤苦」則體現了弱小者的無奈和抗爭。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寓意深刻,展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弱者的同情。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