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謠

小姑失母年十五,大嫂育之嫂如母。 小姑急嫁嫁蠻郎,雙鬟私插金釵股。 大嫂泣血告小姑,爾祖儀同父上柱。 如何世閥不對當,失身去作蠻郎婦。 汝貪蠻婦多金銀,寧嫁華郎守賤貧。 蠻郎金多不到老,華人雖窶終吾身。 小姑不聽大嫂戒,蠻郎戰沒羊羅寨。 五丁一夜發郿塢,官籍黃金官估賣。 小姑還家嫂怒嗔,棄置棄置同市門。 嫁衣重繡金織孫,今年又嫁烏將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撫養。
  • 蠻郎:指邊疆或異族的男子。
  • 雙鬟:古代女子的髮髻樣式。
  • 私插:私下裏插戴。
  • 泣血:形容極度悲傷。
  • 儀同:古代官職名,指儀同三司,是一種榮譽稱號。
  • 上柱:古代官職名,指上柱國,是一種高級軍事榮譽稱號。
  • 世閥:指家族的門第和地位。
  • 對當:匹配,相稱。
  • 失身:失去貞操,這裏指嫁錯人。
  • :貧窮。
  • 戰沒:戰死。
  • 羊羅寨: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五丁:古代傳說中的大力士。
  • 郿塢:地名,古代的軍事要塞。
  • 官籍:官方登記。
  • 估賣:估價出售。
  • 金織孫:指用金線織成的衣物。
  • 烏將軍:人名或指某位將軍。

翻譯

小姑十五歲失去母親,大嫂像母親一樣撫養她。小姑急於嫁給一個邊疆的男子,私下裏在髮髻上插戴金釵。大嫂含淚勸告小姑,你的祖父是儀同三司,父親是上柱國。爲何要嫁給門不當戶不對的邊疆男子,失去身份成爲他的妻子。你貪圖邊疆女子的金銀,寧願嫁給中原的貧窮男子。邊疆男子的金銀不會長久,中原的男子雖窮卻能終身相伴。小姑不聽大嫂的勸告,邊疆男子戰死在羊羅寨。五丁大力士一夜之間攻破郿塢,官方登記的黃金被估價出售。小姑回家後,大嫂憤怒不已,將她視爲棄物。嫁衣重新繡上金線,今年又嫁給烏將軍。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小姑的婚姻選擇,反映了當時社會對門第和身份的重視。詩中大嫂的勸告和小姑的固執形成鮮明對比,揭示了個人情感與家族榮譽之間的衝突。小姑最終的命運,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反映了社會對女性命運的束縛和無奈。詩的語言簡練,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和轉折,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複雜和社會的殘酷。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