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梅花詩示張守道守道見和複用前韻

春寒茅屋晨興遲,起來倩人爲折枝。 緬懷騷客賦蘭菊,蓋喻忠信期君知。 聖賢垂訓惡無禮,東家不敢鑽穴窺。 早梅香好動詩興,已恐落英嗟後時。 故園桃李委塵土,怨調曾託長相思。 小兒蟣蝨滿黃髮,何處亂山尋玉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緬懷:深情地懷念、追想。
  • 騷客:指詩人、文人。
  • 垂訓:傳下來的訓誡。
  • 鑽穴窺:比喻做不正當的事情。
  • 落英:落花。
  • 委塵土:委棄於塵土之中,指凋零。
  • 長相思:一種詩的體裁,表達深長的思念之情。
  • 蟣蝨:蝨子和蝨卵,比喻卑微或令人厭惡的事物。
  • 玉卮:玉製的酒器,這裏比喻珍貴的事物或地方。

翻譯

春天的寒意讓早晨的茅屋裏顯得更加遲緩,我起牀時請人幫我折下梅花枝。我深情地懷念古代詩人賦詩讚美蘭花和菊花,他們用忠誠和信任來期待君王的瞭解。聖賢傳下來的訓誡告訴我們厭惡無禮,因此我連東邊的鄰居都不敢去窺探。早梅的香氣激發了我的詩興,我擔心落花後會後悔沒有及時欣賞。故園的桃李已經凋零在塵土中,我曾託付長久的思念於怨調之中。小孩子的黃髮上滿是蝨子和蝨卵,我該去哪裏尋找那珍貴的玉卮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春天早晨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欣賞和對傳統文化的懷念。詩中,「緬懷騷客賦蘭菊」一句,體現了詩人對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對忠信美德的推崇。後文通過對早梅香氣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情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結尾處的「故園桃李委塵土」和「尋玉卮」則流露出詩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哀愁和對理想境界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楊弘道

元淄川人,字叔能,號素庵。氣高古,不事舉業,磊落有大志。文章極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