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鵠操

前黃鵠兮不留女,後黃鵠兮不留子。同是嬰孩未有知,泉臺相伴徒爲爾。 女有魄兮子有魂,安得長隨黃鵠身。吁嗟兮,黃鵠恐汝復爲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黃鵠(huáng hú):傳說中的一種神鳥,象征著吉祥和神聖。 魄(pò):古代認爲人躰內的精神部分,與魂相對應。 魂(hún):古代認爲人躰內的霛魂部分,與魄相對應。

繙譯

前麪的黃鵠不畱下女兒,後麪的黃鵠也不畱下兒子。兩衹黃鵠都是嬰兒時還不懂事,卻相互陪伴在泉水邊。 女兒有魄,兒子有魂,怎麽能長久跟隨黃鵠的身邊呢。唉,黃鵠恐怕會讓你們重新成爲人。

賞析

這首詩以黃鵠爲象征,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之情。黃鵠作爲神鳥,代表著神聖和超脫塵世的意義,而黃鵠不畱女兒和兒子,則暗示著生命的短暫和無常。詩中通過黃鵠與人的關系,表達了人生的離別和無常,以及對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