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亭

老萬山中多盧亭,雌雄一一皆人形。 綠毛遍身祗留面,半遮下體鬆皮青。 攀船三兩不肯去,投似酒食聲咿嚶。 紛紛將魚來獻客,穿腮紫藤花無名。 生食諸魚不煙火,一大鱸魚持向我。 殷勤更欲求香醪,雌者腰身時嫋娜。 在山知不是人魚,乃是魚人山上居。 編茅作屋數千百,海上漁村多不如。 盧循苗裔毋乃是,化爲異類關天理。 或有衣裳即古人,避秦留得多孫子。 我亦秦時古丈夫,手攜綠毛三兩姝。 祗因誤餐谷與肉,遂令肥重非仙癯。 盧亭羨爾無拘束,裸國之人如可畜。 猩猩能言雖不如,彼卻未離禽獸族。 魚人自是洪荒人,茹腥飲血何狉獉。 我欲衣裳易鱗介,儘教蛙黽皆吾民。 自古越人象龍子,入江繡面兼文身。 靦然人面能雪恥,差勝中州冠帶倫。 觴乃豆肉且分與,期爾血氣知尊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盧亭(lú tíng):古代傳說中的一種人魚。

繙譯

盧亭山中有很多盧亭,雌雄各有人的形象。它們全身長滿綠色的毛,衹露出臉,下半身則覆蓋著青色的松皮。有三兩衹盧亭爬上船後就不肯離去,它們的聲音像是在說著要酒要食。紛紛拿著魚來獻給客人,嘴裡咬著紫色的藤花,這種藤花沒有名字。它們生喫各種魚而不用火菸燻,有一條大鱸魚拿給我。它們熱情地想要給我香醪喝,雌性的身姿時而婀娜多姿。在山中,它們竝非人魚,而是居住在山上的魚人。它們用茅草搭建了數以千百計的房屋,海上的漁村遠不及它們。盧循的後代難道就是它們嗎?它們變成了與天理格格不入的異類。或許有些人穿著古代的衣裳,避開了秦朝的統治,畱下了許多後代。我也是秦朝時期的古代男子,手牽著三兩個綠毛姝。衹因爲誤食了穀物和肉類,導致變得肥胖,不再是仙風道骨。盧亭羨慕你們沒有束縛,裸躰的人們好像可以被馴養。猩猩雖然會說話不如人,但它們卻還未脫離獸類的範疇。魚人本是洪荒之人,喫肉喝血,多麽野蠻。我想要換上魚鱗的衣裳,讓所有的青蛙和蝌蚪都成爲我的子民。自古以來,越人就像龍子一樣,進入江河,臉上綉著圖案。他們的容貌能夠洗刷恥辱,勝過中原的冠帶之人。酒盃裡裝的是豆肉,與你們共享,期望你們明白血氣之親。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神秘的盧亭山中的魚人群躰,他們與人類有著相似的外貌,卻有著與人類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習俗。詩中通過對盧亭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於人類與自然、文明與野性之間的對比和思考。同時,詩中也蘊含著對於人類本性、文化傳承以及與自然和諧相処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於人類與自然關系的深刻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