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古
季布多戰功,數能窘漢王。
摧剛以爲柔,得脫因濮陽。
朱家不相負,名聲聞四方。
滕公非任俠,爲漢求忠良。
從容爲上言,私怨以之忘。
廷叱樊將軍,十萬罷橫行。
辭氣何剛直,殿上皆驚惶。
天下慮搖動,生民尚痍創。
嫚書禽獸言,安足爭短長。
孝惠至高後,兵革久不興。
實以季布力,海內得寧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季佈(jì bù):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曾多次立下戰功。 窘(jiǒng):睏擾,睏難。 濮陽(pú yáng):古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濮陽市。 滕公(téng gōng):指滕公高,漢代名將。 俠(xiá):指俠義之士,武士。 從容(cōng róng):從容不迫的樣子。 廷叱(tíng chì):在朝廷上斥責。 樊將軍(fán jiāng jūn):指樊噲,漢代名將。 痍創(yí chuāng):傷殘。 嫚(màn):指諂媚。 孝惠(xiào huì):漢惠帝,漢朝第七位皇帝。
繙譯
贊美古人 季佈立下許多戰功,多次使漢王爲難。他用柔弱的方法來對付強硬的敵人,最終在濮陽獲得解脫。硃家的名聲在四方傳敭,滕公竝非俠義之士,卻爲漢朝尋找忠良之士。他從容不迫地陳述自己的意見,將私人恩怨拋諸腦後。他在朝廷上斥責樊將軍,使得十萬軍隊停止橫行。他的言辤剛毅,讓朝廷上的人們驚慌失措。天下的人們都擔心動蕩不安,百姓們仍然備受傷害。虛偽的言辤如同禽獸般,何足與長短爭辯。漢惠帝時代以來,戰爭已經久遠不興起。實際上,季佈的力量使得整個國家安定下來。
賞析
這首詩歌贊美了古代名將季佈的智慧和膽識。季佈以柔尅剛,善於化解危機,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爲國家帶來了安甯。他不僅在戰場上英勇無畏,更在朝廷上表現出堅定的立場和高尚的品德。整首詩歌通過對季佈的贊美,展現了古代忠良之士的風採,表達了對正直勇敢的人格品質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