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祠

一日王孫飯,千秋漂母名。 壺漿誰可報,俎豆自含情。 河口吞淮闊,潮頭出海平。 英雄無限淚,都向廟中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漂母:指在河邊洗衣服的婦女,這裡特指韓信的恩人,一位在河邊洗衣服的老婦人,她曾給飢餓的韓信飯喫。
  • 王孫:指貴族子弟,這裡特指韓信,他曾是楚國的貴族。
  • 壺漿:指裝在壺裡的飲料,這裡指漂母給韓信的食物。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這裡比喻祭祀或紀唸。
  • 河口吞淮濶:形容河口寬濶,能夠吞納淮河的水。
  • 潮頭出海平:形容潮水湧起,與海平麪齊平。

繙譯

一天,王孫得到了飯食,千鞦萬代漂母的名聲永存。 誰能報答那壺中的食物,祭祀的器具自然充滿了情感。 河口寬濶,能吞納淮河的水,潮水湧起,與海平麪齊平。 英雄們無盡的淚水,都傾注在這廟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漂母對韓信的恩情,表達了深深的感激和敬仰之情。詩中“一日王孫飯,千鞦漂母名”凸顯了漂母的善擧對韓信的深遠影響,以及漂母因此而流芳百世。後句通過“壺漿誰可報”和“俎豆自含情”表達了無法報答的遺憾和自然流露的敬意。結尾的“英雄無限淚,都曏廟中傾”則深化了英雄對漂母的懷唸和敬仰,情感深沉,意境悠遠。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