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友人
悲風振宿莽,貧士方寒飢。
悠悠天上雲,長借明月輝。
嫫母已衣錦,南威長刈葵。
喬松生路傍,不如彼薋葹。
彈我丘中琴,彷佛孤鸞飛。
落花如美人,翩翩來何遲。
仰視雲間星,牽牛光獨微。
淑慝不同塗,盈虛良有時。
慎矣懷道符,潁陽以爲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悲風振宿莽:悲傷的風吹動著夜晚的荒野。
貧士方寒飢:貧窮的人正遭受著寒冷和飢餓。
嫫母:傳說中的女妖。
南威:南方的威嚴。
葵:曏日葵。
薋葹(cí shī):一種草本植物。
丘中琴:山丘上的琴。
孤鸞:孤獨的孔雀。
潁陽(yǐng yáng):地名,古地名,今河南潁上縣。
繙譯
送給朋友
悲傷的風吹動著夜晚的荒野,貧窮的人正遭受著寒冷和飢餓。天上的雲彩漂浮著,借來了明亮的月光。傳說中的女妖已經穿上錦綉,南方的威嚴在長時間割曏日葵。高大的松樹在路旁生長,卻不如那些薋葹。我彈奏著山丘上的琴,倣彿孤獨的孔雀在飛翔。落下的花瓣像美麗的女子,輕盈地飄落,爲何來得這般遲緩。仰望天空中的星星,牽牛星的光芒孤獨微弱。美好和邪惡不同,滿溢和空虛都有時機。要謹慎地懷抱著道義的符號,期待著在潁陽的相遇。
賞析
這首詩以悲風、貧士、明月、嫫母、南威、葵花、薋葹、丘中琴、孤鸞、落花、雲間星、牽牛星等意象,描繪了一幅幽靜而富有禪意的畫麪。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祝福,同時也蘊含著對人生、命運和道義的思考。整首詩意境優美,寓意深遠,值得細細品味。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
- 《 乙丑臘月十三日恭遇慈大人八十二歲生日喜賦 》 —— [ 明 ] 屈大均
- 《 喜王阮亭宮詹至粵即送其行 》 —— [ 明 ] 屈大均
- 《 琴臺 》 —— [ 明 ] 屈大均
- 《 南海神祠作 》 —— [ 明 ] 屈大均
- 《 自五屯所至永安州舟中作 》 —— [ 明 ] 屈大均
- 《 姬人新制琴囊贈以詩 》 —— [ 明 ] 屈大均
- 《 掃花游 題王蒲衣子深廬 》 —— [ 清 ] 屈大均
- 《 喜徐謂六同何東濱程虞三程相音周南美枉顧沙亭之作 》 —— [ 明 ] 屈大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