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五子山(wǔ zǐ shān):傳說中的仙山之一,位於中國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 儗(ní):美麗。 芙蓉(fú róng):一種花卉,古代常用來比喻美女。 鉢(bō):古代一種盛酒的器皿。 貝葉(bèi yè):傳說中可以鎮壓妖魔的神物。 蓮花(lián huā):象徵純潔和高貴的花朵。 錫(xī):古代一種賜予的寶物,常用來表示傳授道法。 漁父(yú fù):指普通漁民。 轉篷(zhuǎn péng):指船帆轉向。 五祖(wǔ zǔ):指佛教祖師五祖弘忍。 真宗(zhēn zōng):指佛教中的正統宗派。
翻譯
山峯如五子般傲然挺立,手持鉢的仙人在南方遊走穿行於三條小徑之間的松林中。 傳說中的貝葉發出聲響,足以鎮壓兇惡的虎獸,蓮花的光輝閃耀,足以降伏兇惡的龍。 漢代的仙人傳承着寶貴的道法,普通的漁民心懷感慨,轉動船帆。 五祖曾經能夠控制五代祖師,現在迴歸何處,向誰詢問真正的宗旨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五子山的神祕與壯麗,通過描寫山峯、仙人、貝葉、蓮花等元素,展現了一幅神仙山水的畫面。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徵意義,表達了對道法傳承和真正宗旨的探尋。整體氛圍神祕而又富有詩意,展現了古代文人對仙山傳說的嚮往和探索。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老子跨青牛小幅二絕 》 —— [ 明 ] 林熙春
- 《 丘文學捧恩詔到潮投詩見贈次韻奉答 》 —— [ 明 ] 林熙春
- 《 題謝節母冊四首 其四 》 —— [ 明 ] 林熙春
- 《 和德進端一納涼見懷之作 》 —— [ 明 ] 林熙春
- 《 丁未五月六日拉黃思元丈放舟韓江登三元塔絕頂已陪太守金公別駕劉公觀競渡仍登塔傳杯觀者如堵薄暮就江東陸回 》 —— [ 明 ] 林熙春
- 《 胡昌世年丈就計偕拜國學值尊慈七帙稱觴仍奉京養 》 —— [ 明 ] 林熙春
- 《 送廣文楊東霍之楚 》 —— [ 明 ] 林熙春
- 《 劉養旦先生諸子即講院祀先生餘謫茶陵借宿賦五言近體爲謝並得流字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