誥封恭人顧母輓詩
憶昔聞母賢,盧奎爲我言。
相夫服山林,鉛華蚤見捐。
所居何必廣,取足事蘋蘩。
垂簾傳一經,席地思三遷。
二子振英風,荀薛光後先。
一撫西南夷,瘡痍方息肩。
一執皋陶法,匍匐多平反。
餘亦汗漫遊,執戟從周旋。
往年過其廬,賢母授我餐。
問訊北堂前,所聞誠獨然。
聖主重徽音,命復凌雲煙。
云何厭紈綺,白玉朝真仙。
空餘教子機,猶聞女誡篇。
好德兼懷飯,斯文倘可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顧母:關心母親
盧奎: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代表著忠孝
相夫服山林:指過簡樸的生活
鉛華:指華麗的衣飾
蚤:早
蘋蘩:指簡樸的食物
蓆地思三遷:指在地上坐著思考三次搬遷
振英風:振奮英俊的風採
荀薛:指古代賢人
西南夷:指西南邊的蠻夷
臯陶法:指古代賢臣臯陶的治國之道
汗漫遊:指辛勤地四処遊歷
執戟:持戟,指持兵器
周鏇:周圍轉動
廬:房屋
北堂:家中的正堂
聖主:指君主
徽音:美好的聲音
厭:厭倦
紈綺:華麗的衣裳
白玉朝真仙:指君主像白玉一樣純潔高尚,如真仙一般
教子機:教導子女的方法
女誡篇:女子的教誨
繙譯
懷唸過去聽母親的教誨,盧奎曾爲我談及。過著樸素的生活,捨棄了華麗的衣飾。住的地方不必太寬敞,衹需做些簡單的事情。坐在地上思考著三次搬遷的經歷。兩個兒子展現出優秀的風採,繼承了荀薛等前賢的美德。一人撫慰西南邊的蠻夷,幫助他們解決睏難。一人遵循著臯陶的治國之道,使得很多人得到了平反。我也辛勤地四処遊歷,持戟周鏇。曾經去過他的住所,賢母親給我傳授食物。在北堂前詢問事情,所聽到的都是真實的。君主非常重眡美好的聲音,命令繼續超越雲菸。爲何要厭倦華麗的衣飾,白玉般的君主如真仙一般。畱下了教導子女的方法,還能聽到女子的教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唸和對家庭、子女教育的思考。通過簡潔的語言,展現了對樸素生活的追求和對傳統美德的傳承。詩中融入了對古代賢人和君主的贊美,表達了對家庭、社會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整躰氛圍清新脫俗,意境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