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盧德水漕使於京口

奕奕豐棱朗遹雲,澄清頌更滿江濆。 霜飛銅墨驄堪避,疏繪流亡草莫焚。 齊魯名鹹宗泰岱,東南士盡仰河汾。 明朝揚子仙帆渡,遙向三山挹紫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奕奕(yì yì):形容光彩照人,明亮耀眼。 豐棱(fēng líng):形容豐滿而有棱角。 朗遹(lǎng yù):明亮而高遠。 頌(sòng):讚美。 濆(fén):水流的聲音。 銅墨驄(tóng mò cóng):指馬的一種品種,毛色爲銅色,額部有黑色斑點。 疏繪(shū huì):指書法或繪畫中線條稀疏而有韻味。 流亡(liú wáng):指流動的水草。 齊魯(qí lǔ):指齊國和魯國,泛指山東地區。 名鹹(míng xián):指名聲顯赫。 宗泰(zōng tài):指尊貴的樣子。 岱(dài):泰山的別稱。 揚子(yáng zǐ):指揚州。 挹(yì):汲取。 紫芬(zǐ fēn):指紫色的花香。

翻譯

光彩照人,豐滿而有棱角,明亮而高遠的雲彩,清澈的江水唱響讚美之歌。 霜飛時節,銅色斑點的駿馬可避開,書法線條稀疏而有韻味的水草莫要焚燒。 齊國和魯國的名聲顯赫,尊貴的樣子如泰山般崇高,東南地區的士人都向往河汾之間。 明天,揚州的仙人帆船將渡過江水,遠眺三座山峯,汲取紫色花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麗的自然景象,通過對雲彩、江水、馬匹、書法和地域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和人文景觀的讚美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形容詞和比喻,使得詩意深遠,意境優美。整首詩以清新明朗的筆觸,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和人文風貌的獨特感悟,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範景文

範景文

明河間府吳橋人,字夢章,號思仁。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東昌府推官。天啓五年,歷吏部文選郎中。不依魏忠賢,亦不附東林黨,謝病歸。崇禎時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明亡自殺。諡文貞。有《大臣譜》。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