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晦日仁常送迎春花至即邀共賞

夕照流窗映薄紗,披風竹影妙欹斜。 當寒故暖將爲雪,未臘迎春早放花。 雅節和譚敲響玉,清供佐酒剪芹芽。 坐拈宗案重重掃,耳用聞香鼻味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冬:農曆十一月。
  • 晦日:農曆月的最後一天。
  • 仁常:指仁宗常。
  • 春花:春天開放的花朵。
  • 夕照:夕陽的光輝。
  • 流窗:透明的窗戶。
  • 薄紗:薄絹。
  • 竹影:竹子的影子。
  • 欹斜:斜倚。
  • 寒故:寒冷的時候。
  • 未臘:農曆十二月。
  • 雅節:高雅的儀式。
  • 和譚:和諧的音樂聲。
  • 敲響玉:擊響玉石,指擊鼓。
  • 佐酒:輔助飲酒。
  • 剪芹芽:剪取芹菜的嫩芽。
  • 拈宗案:指拈取祭祀的案子。
  • 重重掃:多次掃除。
  • 聞香鼻味:聞香品味。

翻譯

仲冬的最後一天,仁宗常常送走冬天,迎接春天的花朵即將盛開,邀請大家一起來欣賞。

夕陽的餘暉透過透明的窗戶映在薄絹上,竹影斜斜倚靠,風吹動,妙不可言。

寒冷即將過去,暖意將帶來雪花,還未到臘月就已經迎接春天,花兒提前綻放。

高雅的儀式中響起和諧的音樂聲,輔助飲酒的同時剪取芹菜的嫩芽,坐在祭祀案前反覆掃除,聞着香氣品味着茶的香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仲冬時節,仁宗常常送走寒冷的冬天,迎接春天的到來。詩中通過描寫夕陽映照在窗戶上的景象,竹影斜斜倚靠的情景,展現了一幅優美的畫面。詩人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冬去春來的美好時刻,表達了對新春的期待和歡樂。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美好,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

範景文

範景文

明河間府吳橋人,字夢章,號思仁。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東昌府推官。天啓五年,歷吏部文選郎中。不依魏忠賢,亦不附東林黨,謝病歸。崇禎時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明亡自殺。諡文貞。有《大臣譜》。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