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嶠禪師見過留坐將還徑山詩以留之

秋原霜色懶招尋,鶴引高流入徑深。 茶醉酒醒難判斷,身真世假任浮沉。 參禪併入刪元語,聽曲翻能長道心。 行腳無須商去住,心空何處不雲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雪嶠(xuě jiào):禪宗高僧名,字無咎,號雪嶠,唐代人。 留坐(liú zuò):指長時間坐禪。 徑(jìng):小路。 範景文(fàn jǐng wén):作者名,明代詩人。

翻譯

秋天的原野上,霜色懶洋洋地散佈着,鶴引領着清澈的溪水流淌入深深的小徑。 喝茶醉酒,清醒時難以分辨,自己的真實與世俗的虛假任由浮沉。 參禪修行融入了刪元的智慧,聆聽音樂也能夠長久地淨化內心。 行走的腳步不必受商量,心靈空曠的地方哪裏不是雲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禪宗高僧雪嶠禪師在秋天的山野中坐禪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秋原的景色,表現了禪修者在自然中的寧靜與超脫,以及對真實與虛幻的思考。詩中融入了禪修與智慧、音樂與心靈淨化的意境,展現了禪修者在修行中的境界和心境。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禪修者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以及對內心清淨與超脫的追求。

範景文

範景文

明河間府吳橋人,字夢章,號思仁。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東昌府推官。天啓五年,歷吏部文選郎中。不依魏忠賢,亦不附東林黨,謝病歸。崇禎時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明亡自殺。諡文貞。有《大臣譜》。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