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無月

非貪明月好,不願值中秋。 移就燈前照,思從鏡底收。 雲香花唾影,波散雨吹愁。 懷此清如挹,還堪作夢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秋:農曆八月十五日,古代重要的節日之一,也稱爲月圓節。
  • 範景文:古代詩人名,字景文,號景文。
  • (tān):貪戀,渴望。
  • (zhí):遇到,碰上。
  • 移就(yí jiù):移動到。
  • (tuò):飄落。
  • (yì):倒出,倒空。

翻譯

中秋時節沒有明亮的月亮,我不願意經歷中秋節。我把心思移到燈前照明,思緒從鏡子裏收拾起來。雲煙香氣和花朵的影子,被風吹散了,雨水也帶來了憂愁。懷着這份清澈如水的心情,還可以作夢般地遊蕩。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中秋節的獨特感慨,他並不追求明亮的月亮,也不願意經歷中秋節的熱鬧喧囂,而是希望在燈光下靜靜思索,收拾心緒。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雲煙、花影、波瀾等,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清澈。整體氛圍幽靜而富有詩意,給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間。

範景文

範景文

明河間府吳橋人,字夢章,號思仁。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東昌府推官。天啓五年,歷吏部文選郎中。不依魏忠賢,亦不附東林黨,謝病歸。崇禎時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明亡自殺。諡文貞。有《大臣譜》。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