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萸香慢 · 送雁

恨沙蓬,偏隨人轉,更憐霧柳難青。問徵鴻南向,幾時暖返龍庭。正有無邊煙雪,與鮮飆千里,送度長城。向並門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攜李卿。 秋聲,宿定還驚。愁裏月,不分明。又哀笳四起,衣砧斷續,終夜傷情。跨羊小兒爭射,恁能到,白蘋汀。盡長天遍排人字,逆風飛去,毛羽隨處飄零,書寄未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沙蓬(shā péng):指風吹沙土飛揚的景象。 龍庭:指皇帝的宮殿。 鮮飆(xiān biāo):指新鮮的風。 長城: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工程,用於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 牧羝(mù xī):指放牧的羊。 李卿:指詩人李白。

翻譯

紫萸花香襲人,我心中充滿了悲傷,總是隨着別人的離去而轉動,更加憐愛那霧裏難以看清的垂柳。我問南飛的候鳥,何時才能暖和地回到皇宮。眼前是一片無邊無際的煙雪,和清新的風,一同送別長城千里之外的旅人。我站在城門前等待,白髮蒼蒼的放羊人,正站在海邊,手牽着李白。

秋天的聲音,讓人在夜晚裏感到驚訝。憂傷中的月光,已經不再那麼明亮。悲傷的笛聲此起彼伏,婦女拍打衣裳的聲音斷斷續續,整夜傷感情。小孩們騎着綿羊爭相射箭,看着他們,彷彿置身於白色的蘆葦灘。所有的文字都被風吹散,飄向天邊,羽毛隨處飄零,信件還未寄出。

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爲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悲傷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描繪了離別時的心境和景象,展現出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繪,詩人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使整首詩充滿了離愁別緒的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