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春日偕蒙葵東孫居素蒙近野孫鵝泉區碧江樑文泉諸年兄飲王地官肖溪於五層樓次壁上韻

· 郭棐
粵王城北聳層樓,五嶺南來第一邱。 縹緲煙霞常棟宇,芳菲桃桂自春秋。 地平雲岫當窗出,天近珠江帶日流。 此地登臨即仙窟,鶴笙何用訪瀛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庚申: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一同,一起。
  • 葵東居素近野鵝泉碧江文泉: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飲酒。
  • 王地官:官職名,地官是古代官職的一種。
  • 肖溪:人名,可能是宴會的主人。
  • 五層樓:建築名,可能是一座高樓。
  • 次壁上韻:依照牆壁上的詩韻作詩。
  • 粵王城:指廣州,古代稱粵。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大山,即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
  • 縹緲:形容煙霧繚繞,隱約不清的樣子。
  • 煙霞:煙霧和雲霞,常用來形容山水景色的美麗。
  • 棟宇:房屋的正中和四角,泛指房屋。
  • 芳菲:花草的香氣,也指花草。
  • 桃桂:桃花和桂花,泛指各種花卉。
  • 春秋:指四季。
  • 雲岫:雲霧繚繞的山峯。
  • 珠江:中國南方的一條重要河流。
  • 仙窟: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 鶴笙:古代傳說中仙人吹奏的樂器,比喻仙樂。
  • 瀛洲:古代傳說中的仙山。

翻譯

在庚申年春天的日子裏,我與葵東、居素、近野、鵝泉、碧江、文泉等幾位年兄一起,在五層樓上與王地官肖溪共飲,依照牆壁上的詩韻作詩。

粵王城北聳立着一座層樓,它是五嶺以南的第一高峯。樓中常有縹緲的煙霞繚繞,四季花草芳香自春秋。

平地上的雲霧山峯從窗戶中映出,天空近處珠江帶着日光流淌。這個地方登臨就如同仙境,何須再去尋訪傳說中的瀛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五層樓上與友人共飲的場景,通過「粵王城北聳層樓」和「五嶺南來第一邱」展現了樓的高聳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詩中「縹緲煙霞常棟宇,芳菲桃桂自春秋」以煙霞和花草的香氣來渲染樓內的氛圍,而「地平雲岫當窗出,天近珠江帶日流」則通過窗戶外的自然景色,展現了樓的高遠和壯闊。最後兩句「此地登臨即仙窟,鶴笙何用訪瀛洲」表達了作者對眼前景色的讚美,認爲此處已是人間仙境,無需再去追尋虛無縹緲的仙山。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嚮往。

郭棐

明廣東南海人,字篤周。幼從湛若水學,與聞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禮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傳封七夫人御札將出。棐諫諍,事乃罷。後終官光祿寺正卿。有《粵大記》、《嶺海名勝記》、《四川通志》等。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