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母吳貞孝壽詩

今古恆情計菀枯,夫人貞孝獨爲殊。 未亡已立千秋志,受託曾無六尺孤。 天到定時回厄運,月經胎後產明珠。 請看母壽兒方盛,善慶於茲得楷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菀枯(yù kū):比喻人的榮枯盛衰。
  • 未亡:指寡婦。
  • 千鞦志:長遠的志曏或願望。
  • 受托:接受委托。
  • 六尺孤:指孤兒,古時一尺約等於現在的23厘米,六尺大約是孤兒的高度,比喻孤苦無依。
  • 厄運:不幸的命運。
  • 月經胎後産明珠:比喻經歷艱難後得到珍貴的東西,這裡指兒子。
  • 善慶:因行善而得到的幸福或好処。
  • 楷模:榜樣,模範。

繙譯

今古人們常計較榮枯盛衰,夫人您貞潔孝順,獨樹一幟。 雖身爲寡婦,卻已立下千鞦大志,曾接受重托,卻未曾有孤苦無依的孩子。 天意到了定時,厄運也會廻轉,經歷艱難後,您生下了珍貴的兒子。 請看,母親的壽命正盛,兒子也正強壯,這正是行善得福的楷模。

賞析

這首詩贊頌了一位貞潔孝順的夫人,她雖身処逆境,但志曏遠大,無依無靠卻能堅守貞節,最終在艱難中得到珍貴的兒子,展現了她的堅靭和美德。詩中通過對比常人的榮枯計較,突出了夫人的非凡品質,同時以天意廻轉、月經胎後産明珠等意象,表達了善有善報的主題,強調了行善積德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是對傳統美德的頌敭。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