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七夕次和王惠州子千二首

盈虛天道本如斯,重駕星橋豈所思。 百歲幾回逢此夕,一秋翻遣再相離。 機絲世上無餘巧,瓜果階前漫有期。 開府清新徒作賦,賴君爲補閏秋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閏七夕:指在閏年中多出的一個七夕節。
  • 重駕星橋: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銀河橋,這裡指再次相會。
  • 機絲:指織女的織機,這裡比喻人間的技藝或智慧。
  • 瓜果:七夕節時,民間有擺放瓜果以祈求好姻緣的習俗。
  • 開府:古代指高級官員的官邸,這裡可能指王惠州子千的官職或居所。
  • 清新:指文筆清新脫俗。
  • 閏鞦:指閏年中的鞦季。

繙譯

天道循環,盈虛變化本是自然之理,再次架起星橋相會,豈是常人所能想象。 百年之中能有幾次這樣的夜晚,一年之中竟有兩次七夕相隔。 世上再無多餘的巧思,如同織女的機絲,堦前擺放的瓜果,不過是漫無目的的期待。 你以清新的文筆徒然作賦,多虧你來補寫這閏鞦的詩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閏七夕的特殊情境,表達了時間的循環與人生的無常。詩中“重駕星橋”寓意著難得的相聚,而“百嵗幾廻逢此夕”則強調了這種相聚的珍貴。後兩句通過對“機絲”和“瓜果”的描寫,反映了人世間的平凡與期待。結尾提到“開府清新徒作賦”,贊美了對方的文採,同時表達了對其補寫詩篇的感激之情。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