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海珠寺:位於廣州珠江中的一座小島上,因形似海中明珠而得名。 李忠簡公祠:爲紀念南宋名臣李昴英(諡忠簡)而建的祠堂。 府君:對已故父親的尊稱。 摩尼:佛教中的寶珠,象徵清淨光明。 偃蓋:指古樹枝葉茂盛,形似傘蓋。 半壁河山:指國土的一半,這裏暗指南宋的半壁江山。 俎豆:古代祭祀時用的器具,這裏代指祭祀。 雙林:佛教中指釋迦牟尼佛涅槃的地方,這裏可能指海珠寺周圍的樹林。
翻譯
是誰將古老的寺廟遷移到了波濤中心,往昔哲人的遺蹟竟然留存至今。 那顆名爲摩尼的寶珠,據說是從佛那裏得到的,江面上浮動的明月正向東吟唱。 一座山丘上古樹枝葉茂盛,情感何其深遠,半壁江山所賦予的恩澤依然深厚。 四百多年來,祭祀的香火未斷,清風依舊吹拂着雙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海珠寺及其周圍的自然景觀,表達了對李忠簡公的敬仰之情和對歷史遺蹟的感慨。詩中「誰移古寺到波心」一句,既展現了海珠寺的獨特地理位置,又暗含了對歷史變遷的思考。「珠號摩尼從佛得」與「江浮明月正東吟」則通過佛教意象和自然景觀的結合,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對古樹和半壁江山的描繪,抒發了對歷史長河中人物和事件的深遠感慨。
陳恭尹的其他作品
- 《 捉搦歌四首 》 —— [ 明 ] 陳恭尹
- 《 寄陶昌化子師 》 —— [ 明 ] 陳恭尹
- 《 麥叔夏齋中作 》 —— [ 明 ] 陳恭尹
- 《 過洞庭湖 》 —— [ 明 ] 陳恭尹
- 《 王川南使君紫詮招同李宮詹山公袁通政密山樑太史藥亭藍山人採飲遊靈洲予以事不果往諸公分韻及之仍同遊韻八首 》 —— [ 明 ] 陳恭尹
- 《 雨後馮再來中丞招同王長文姜坤侯何漣若陳繼袁諸子泛舟謁南海神祠登浴日亭望海是日晴霽詰朝復雨即事賦謝二首 》 —— [ 明 ] 陳恭尹
- 《 次和劉沛然王礎塵廣州荔枝詞十首 》 —— [ 明 ] 陳恭尹
- 《 同王阮亭宮詹黃忍庵太史高謖苑廷評張超然屈翁山兩處士五羊訪古作三首菩提樹 》 —— [ 明 ] 陳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