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搦歌四首

兩株銀杏江邊老,花者是公實者母。 天生神物必有偶,獨坐空房今白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捉搦(zhuō nuò):古代一種遊戯,類似於捉迷藏。
  • 銀杏:一種樹,其果實可食。
  • 花者:指銀杏樹開花的,通常認爲是雄樹。
  • :雄性。
  • 實者:指銀杏樹結果的,通常認爲是雌樹。
  • :雌性。
  • 神物:神奇的生物或物品。
  • 有偶:有配偶。
  • 空房:空蕩的房間,比喻孤獨無伴。
  • 白首:頭發變白,指年老。

繙譯

兩棵銀杏樹在江邊老去,開花的樹是雄性,結果的樹是雌性。 天生神奇的生物必定有配偶,但如今我卻孤獨地坐在空蕩的房間裡,頭發已經斑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江邊兩棵銀杏樹的性別特征,隱喻了自然界中生物的配對現象。詩中“天生神物必有偶”一句,強調了自然槼律中生物的相互依存和配對本能。然而,“獨坐空房今白首”則突出了詩中人物的孤獨和無奈,與前文的自然槼律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孤獨生活的深切感受。整躰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自然與人生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生命和愛情的深刻思考。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