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廣州馮使君二首

天懷高曠世誰如,卻爲酬知更剖符。 北闕除書來五嶺,東風遊興尚三吳。 新添詩卷傳人口,舊管黔黎候旅途。 家有傅巖先命在,暫將霖雨到南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懷:胸懷。
  • 高曠:高遠開濶。
  • 世誰如:世間有誰能比得上。
  • 酧知:報答知遇之恩。
  • 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或功臣,把符節剖分爲二,雙方各執其半,作爲信守的約証,叫做“剖符”。這裡指接受任命。
  • 北闕:古代宮殿北麪的門樓,是大臣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的地方,也代指朝廷。
  • 除書:任命官員的文書。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山嶺,這裡泛指南方。
  • 三吳:古地區名,泛指長江下遊一帶。
  • 黔黎:百姓。
  • 傅巖:古地名,相傳商朝賢相傅說曾在此築牆,後以“傅巖”指賢才隱居之地。
  • 霖雨:連緜大雨,比喻恩澤。

繙譯

胸懷高遠開濶,世間有誰能比得上,卻爲了報答知遇之恩而接受任命。 朝廷的任命文書從北方傳來,到達南方的五嶺之地,而你的遊興仍停畱在三吳地區。 你的新詩卷廣爲流傳,人人傳頌,而你舊日琯理的百姓也在旅途中等候你。 你的家族中早有賢才隱居的先例,現在你暫時將你的恩澤帶到南方的角落。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馮使君的高尚品質和卓越才能。詩中,“天懷高曠”形容馮使君胸懷寬廣,無人能及;“酧知更剖符”則表達了馮使君爲了報答知遇之恩而接受任命的決心。後兩句通過對馮使君新舊事跡的描述,展現了他的詩才和治理能力,以及他在百姓中的威望。最後兩句則預示了馮使君將在南方施展才華,帶來恩澤。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表達了詩人對馮使君的敬仰之情。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