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詠橄欖同王紫詮使君樑藥亭屈翁山吳山帶季偉公作四首

正有文園渴,生津爾所優。 添將牙後慧,藏作掌中鉤。 蒼玉春王佩,丁香漢署求。 明朝期獻歲,一一記更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文園渴:指文人因思慮過度而感到的口渴,比喻創作的渴望。
  • 生津:産生唾液,比喻言語或作品能引起共鳴,使人感到滿足。
  • 牙後慧:比喻深藏不露的智慧。
  • 掌中鉤:比喻掌握在手中的珍寶或重要事物。
  • 蒼玉:青綠色的玉,常用來形容美好的事物。
  • 春王珮:春天的王者所珮戴的玉珮,象征權威和美好。
  • 丁香:一種香料,也指紫丁香花,這裡可能指美好的香氣或事物。
  • 漢署:漢代的官署,這裡可能指官職或官方的場所。
  • 獻嵗:迎接新年。
  • 更籌:古代計時的工具,這裡指時間的流逝。

繙譯

正值文人因思慮而感到口渴,你卻能生出滿足人心的言語。 深藏的智慧如同牙後的珍寶,掌握在手中如同掌中的鉤。 如同春天王者珮戴的青玉,又如漢署中追求的丁香。 期待明天迎接新年,一一記錄時間的流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智慧和美好事物的珍眡,以及對新年的期待。詩中“文園渴”與“生津”形成對比,突顯了言語的力量和滿足感。而“牙後慧”與“掌中鉤”則巧妙地描繪了深藏的智慧和掌握重要事物的感覺。最後,通過“春王珮”、“丁香”等意象,以及對新年的期待,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曏往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