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灕江: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條著名河流,風景秀麗。
- 遣懷:抒發情懷。
- 區懷瑞:明代詩人。
- 津亭:渡口邊的亭子。
- 冰泉:清澈冷冽的泉水。
- 無賴:此處意爲頑皮、不可捉摸。
- 石火:石頭撞擊產生的火花,比喻短暫。
- 瀨:急流。
- 槎客:乘木筏的旅客。
- 泛家:帶着家眷漂泊。
- 桂浦:桂樹叢生的水邊。
- 估船:商船。
- 穿陡:穿越險峻之地。
- 湘酃:湘江的支流,此處泛指湖南一帶的水域。
- 蘋浮:蘋草漂浮。
- 杳冥:深遠而不可見的樣子。
翻譯
山中的鳥兒喚起我的憂愁,卻無法讓我從沉醉中醒來,只能日復一日地在渡口的亭子裏酣飲。清澈的泉水頑皮地融化在白雲之中,而石火般的瞬間光芒特別適合照亮急流。乘木筏的旅客帶着家眷依傍在桂樹叢生的水邊,商船穿越險峻之地,順流而下到達湘江的支流。蘋草漂浮萬里,這正是我所追求的生活,何必在他鄉做那些遙不可及的夢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灕江口的心境與所見所感。詩中,「山鳥喚愁愁不醒」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又暗示了他對現實的不滿與逃避。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冰泉融雲白」、「石火照瀨青」,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與嚮往。結尾「蘋浮萬里真吾事,何用他鄉夢杳冥」則表達了詩人追求自由、不願被世俗束縛的豁達情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