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雲霖巖

蝸徑千尋雪蘚封,水晶宮殿轉重重。 淙潭遞寫蓮花漏,響石虛飄桐木鐘。 誰信琅函開異叟,且將絳節附山童。 慵來還問雲霖外,得馭陂前幾尺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蝸徑:像蝸牛殼紋路一樣曲折的小徑。
  • 雪蘚:白色的苔蘚。
  • 水晶宮殿:比喻清澈透明的巖洞或水下宮殿。
  • 淙潭:水聲潺潺的深潭。
  • 遞寫:連續不斷地刻畫。
  • 蓮花漏:古代計時器,此處比喻水滴落下的聲音。
  • 響石:能發出聲響的石頭。
  • 虛飄:空靈飄渺。
  • 桐木鐘:用桐木製作的鐘,此處指鐘聲。
  • 琅函:珍貴的書函,指書籍或文獻。
  • 異叟:奇異的老人,指有智慧的長者。
  • 絳節:紅色的符節,古代用作信物。
  • 山童:山中的孩童,指自然純樸的人。
  • 慵來:懶散地。
  • :駕馭。
  • 陂前:池塘邊。
  • 幾尺龍:比喻小船或小舟。

翻譯

曲折的小徑上覆蓋着千尋長的白色苔蘚,彷彿水晶宮殿般層層疊疊。深潭中水聲潺潺,如同連續不斷地刻畫着蓮花漏的聲音,響石上空靈飄渺地傳來桐木鐘的聲響。誰會相信珍貴的書函是由那位奇異的老人開啓的,而我只能將紅色的符節交給山中的孩童。懶散地思考着雲霖之外的世界,我能駕馭池塘邊的那幾尺長的小船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深神祕的山林景象,通過蝸徑、雪蘚、水晶宮殿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淙潭遞寫蓮花漏,響石虛飄桐木鐘」巧妙地將自然之聲與人工之器相結合,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寧靜。後兩句則透露出對未知世界的嚮往與探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思考。

區懷瑞

明廣東高明人,字啓圖。少有才,爲輔臣趙志皋所重。天啓七年舉人,授當陽縣知縣。時縣邑殘破不堪,蒞任後設義倉,興學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聲。後補平山令,告歸。有《趨庭稿》、《遊燕草》、《遊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