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楊柳歌五首

白羽照秋月,麗服明春風。 朝來試馬蹄,躑躅垂楊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羽:白色的羽毛,這裏指裝飾有白色羽毛的箭。
  • 麗服:華麗的服裝。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的樣子。

翻譯

白色的羽毛在秋月的照耀下閃閃發光,華麗的服裝在春風中顯得格外明麗。清晨,我試着讓馬兒踏出蹄聲,卻在垂柳東邊徘徊不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與春晨的對比場景,通過「白羽照秋月」和「麗服明春風」的對比,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變換。詩中的「躑躅垂楊東」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猶豫和徘徊,增添了一絲淡淡的憂鬱和不捨。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細膩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美好事物的留戀。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