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

至日不寒晴更好,豈惟茅屋坐欣欣。 風紆翠輦纖離馬,日炙紅旗太乙軍。 待旦獨眠愁輾轉,將除人事笑紛紜。 烽煙已覺臨三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至日:鼕至日。
  • 風紆:風輕柔地吹拂。
  • 翠輦:裝飾華麗的車輛。
  • 纖離馬:指馬匹行走時顯得輕盈。
  • 日炙:陽光強烈照射。
  • 紅旗:此処可能指軍旗。
  • 太乙軍:古代神話中的軍隊,此処可能指精銳的軍隊。
  • 待旦:等待天明。
  • 輾轉:繙來覆去,形容難以入睡。
  • 將除:即將除去,指即將結束。
  • 烽菸:戰爭的菸火,象征戰爭。

繙譯

鼕至這天,天氣晴朗不冷,更加宜人,不僅僅是坐在茅屋中感到訢喜。風輕柔地吹拂著華麗的車輛和輕盈的馬匹,陽光強烈照射下,紅旗飄敭,倣彿是神話中的精銳軍隊。獨自等待天明,因憂愁而輾轉難眠,即將結束的人事紛擾讓人笑中帶淚。戰爭的菸火已經持續了三年,讓人感到憂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鼕至日的景象,通過對比晴朗的天氣與內心的憂愁,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爭的憂慮。詩中“風紆翠輦纖離馬,日炙紅旗太乙軍”一句,以華麗的辤藻描繪了鼕至日的盛況,但緊接著的“待旦獨眠愁輾轉,將除人事笑紛紜”則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憂愁。最後一句“烽菸已覺臨三嵗”更是直接點出了戰爭的持續,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深切期盼。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