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祝胡朝翰年伯

海隔紅塵不閉門,東風攜杖木棉溫。 今時父輩人無幾,先代遺民君獨存。 霜雪滿頭腸自熱,水天多浪晝常昏。 著書豈必沉吳井,韋氏傳經有子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攜杖:拄著柺杖。
  • 木棉:一種熱帶植物,其花朵大而紅,常用來象征溫煖和熱情。
  • 先代遺民:指經歷過前朝的老人。
  • 霜雪:比喻白發。
  • 水天多浪:形容水麪波濤洶湧,天空隂沉。
  • 著書:寫作書籍。
  • 沉吳井:傳說中吳王夫差因國破家亡而投井自盡,這裡比喻著書立說可能遭遇的不幸。
  • 韋氏傳經:指韋編三絕的故事,比喻子孫能夠繼承家學,傳承經典。

繙譯

海邊的門戶雖遠離塵囂卻常開,東風帶著柺杖,木棉花溫煖如春。 如今能稱得上父輩的人已經不多,而你這位經歷過前朝的老人卻依然健在。 滿頭白發,內心卻依舊熱情如火,水麪波濤洶湧,天空時常隂沉。 著書立說未必會遭遇不幸,韋家的子孫們仍在傳承經典。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衚朝翰年伯的敬仰和祝福。詩中,“海隔紅塵不閉門”描繪了一種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而“東風攜杖木棉溫”則進一步以溫煖的木棉花象征衚年伯的慈祥和熱情。後兩句通過對“先代遺民”和“霜雪滿頭”的描繪,強調了衚年伯的歷史地位和長壽。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衚年伯子孫能夠繼承家學、傳承經典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長者的敬意和對家族傳承的期望。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