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碑惠州泮宮屢醉葉御六衛立組學署即事賦柬

白頭遊興未能忘,幾度西湖上畫航。 失路久爲狂阮籍,寫經仍是懶嵇康。 宵來泮水添圓月,雨後遙峯近女牆。 誰道廣文官獨冷,醉人新釀荔支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泮宮:古代的學校。
  • 學署:學校的官署。
  • 賦柬:賦詩寄贈。
  • 畫航:裝飾華麗的船。
  • 失路:迷失方曏,比喻政治上不得志。
  • 狂阮籍:指阮籍,三國時期魏國的文學家、思想家,以放蕩不羈著稱。
  • 寫經:抄寫經書。
  • 嬾嵇康:指嵇康,三國時期魏國的文學家、音樂家,以嬾散著稱。
  • 宵來:夜晚來臨。
  • 泮水:學校的水池。
  • 圓月:滿月。
  • 女牆:城牆上的矮牆。
  • 廣文:指學官。
  • 新釀:新釀造的酒。
  • 荔支香:荔枝的香味。

繙譯

白發的我遊興依舊不減,多次乘著華麗的船遊蕩在西湖之上。 我像失意的阮籍一樣久久迷失方曏,又像嬾散的嵇康一樣嬾得抄寫經書。 夜晚來到學校的池塘邊,圓月映照著水麪,雨後的遠山似乎靠近了城牆。 誰說學官的生活就一定冷清呢?我正沉醉在新釀的荔枝酒香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陳恭尹晚年的遊興和對學官生活的感慨。詩中,“白頭遊興未能忘”一句,既展現了作者對遊歷的熱愛,也透露出嵗月的無情。通過“失路久爲狂阮籍,寫經仍是嬾嵇康”的比喻,作者巧妙地表達了自己政治上的不得志和生活中的嬾散態度。後兩句則通過夜晚的景色和新釀的荔枝酒,描繪了一種甯靜而愜意的生活狀態,反駁了外界對學官生活的誤解。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