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雜詠十首江星

蘭橈樞與紐,相激自成音。 直到長鳴處,方知用力深。 曉風行客耳,落日榜人吟。 雖復非吾樂,平生江海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蘭橈(lán ráo):指船槳,因形似蘭花而得名。
  • 樞與紐:比喻關鍵的部分或力量。
  • 榜人:指船伕。
  • 江海心:指對江湖自由生活的嚮往。

翻譯

船槳如蘭花般輕盈,關鍵在於如何運用力量,相互激發自然形成美妙的節奏。直到船隻到達目的地,方纔明白之前所用之力是多麼深厚。清晨的風吹過行人的耳邊,夕陽下船伕吟唱着歌謠。雖然這並非我所追求的快樂,但我一生都懷有對江湖自由生活的嚮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江上行船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由江湖生活的嚮往。詩中「蘭橈樞與紐,相激自成音」形象地描繪了船槳划水的節奏美,而「直到長鳴處,方知用力深」則體現了到達目的地的艱辛與成就感。後兩句「曉風行客耳,落日榜人吟」以景抒情,展現了江上的寧靜與詩意。最後一句「雖復非吾樂,平生江海心」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對江湖生活的深情嚮往。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