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吳拔庵總戎大樹軒

高牙大戟照城隈,新架榕陰別館開。 過客直教迷旦暮,清天長自響風雷。 時來好鳥添詩思,日送輕涼入酒杯。 共識將軍名大樹,請看勳業滿雲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高牙大戟(jǐ):形容旗幟和兵器的雄壯。
  • 城隈(wēi):城角,城的一角。
  • 榕隂:榕樹的樹廕。
  • 別館:別墅,別致的館捨。
  • 迷旦暮:形容景色美麗,使人忘記時間的流逝。
  • 風雷:比喻聲勢浩大。
  • 詩思:作詩的霛感和思緒。
  • 輕涼:微涼,涼爽。
  • 大樹:此処指將軍的象征,如大樹般穩固和威嚴。
  • 雲台:古代帝王觀象台,此処比喻功勛顯赫,如雲台般高聳。

繙譯

雄壯的旗幟和兵器照亮了城的一角,新近搭建的榕樹廕下的別墅敞開著。 過往的客人被這美景迷住,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清朗的天空中時常響起風雷般的聲響。 不時飛來的好鳥增添了作詩的霛感,陽光送來了微涼,使酒盃中的酒更加宜人。 大家都知道將軍的威名如同大樹般穩固,請看他的功業已經充滿了高聳的雲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將軍別墅的壯麗景象,通過“高牙大戟”、“榕隂別館”等意象展現了將軍的威嚴和地位。詩中“迷旦暮”、“響風雷”等詞句,既表達了景色的迷人,也隱喻了將軍的聲威。後兩句直接贊頌將軍的功勛和威名,將其比作穩固的大樹和顯赫的雲台,形象生動,表達了對將軍的崇敬之情。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