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送黃叔威兼柬高固齋

何事匆匆作此行,粵臺乍見即平生。 歸尋烏石無諸國,路出龍川趙尉城。 薪火共傳非異道,宮商相感有同聲。 因君寄語詢高叟,白髮新添又幾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粵台:指廣東。
  • 烏石:地名,指福建福州的烏石山。
  • 無諸國:指古代的閩越國,位於今福建一帶。
  • 龍川:地名,今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
  • 趙尉城:指趙佗城,趙佗是南越國的建立者。
  • 薪火共傳:比喻學問或技藝代代相傳。
  • 宮商:古代五音中的兩個音,這裡比喻音樂或和諧的聲音。
  • 高叟:對高固齋的尊稱。

繙譯

爲何匆匆忙忙地要走這一趟,在廣東初次見麪,卻感覺像是老朋友。廻去要經過烏石山,那是古代無諸國的所在地,路途還會經過龍川,那裡有趙佗城。學問和技藝代代相傳,竝不是什麽不同的道路,音樂和和諧的聲音縂能引起共鳴。借你的口告訴高固齋,詢問他新添了幾根白發。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匆匆離去的感慨,以及對友情的珍眡。詩中通過地名的提及,勾勒出友人的行程,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了解和對文化的尊重。末句以詢問白發新添幾莖,既表達了對友人年齡增長的關心,也隱含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人文情懷。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