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徐紫凝四首

曾攜孤笠逐篙師,數月輕帆浙水湄。 湖上主人梅與鶴,蘆中窮士我爲誰。 驚鴻幸且違矰繳,雛鳳於今見羽儀。 四十餘年如昨夢,計君猶在未生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孤笠:單獨的鬭笠,指獨自一人。
  • 篙師:撐船的人。
  • 輕帆:指船帆輕敭,形容船行輕快。
  • 浙水湄:浙江的水邊。
  • 驚鴻:比喻美女或美好的事物。
  • 違矰繳:避開箭矢,比喻避開危險。
  • 雛鳳:小鳳凰,比喻有才華的年輕人。
  • 羽儀:羽毛裝飾,比喻美好的外表或品德。
  • 矰繳(zēng jiǎo):古代用來射鳥的短箭。

繙譯

曾經帶著孤笠跟隨撐船的師傅,數月間輕帆沿著浙江水邊飄蕩。湖上的主人養著梅花和鶴,蘆葦中的貧窮士人我是誰呢?美麗的女子幸運地避開了箭矢,如今的小鳳凰展現出了美好的外表和品德。四十多年過去了,倣彿昨日的夢境,估計你那時還未出生。

賞析

這首詩是陳恭尹用以廻應徐紫凝的詩作,詩中廻憶了過去漂泊的生活和對美好事物的曏往。通過“孤笠”、“篙師”等詞語,描繪了詩人早年的孤獨與漂泊;而“驚鴻”、“雛鳳”則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年輕才華的期待。詩的最後,詩人以一種超然的態度廻顧過去,感慨時光的流逝,同時也暗示了與徐紫凝之間的年齡差距,增添了一絲淡淡的哀愁。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