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引先聖諺

不躓于山。而躓於垤。規有摩而水有波。我欲更之。 無奈之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指周朝,古代中國的一個朝代。
  • 無名氏:作者身份不明,常用以指稱古代佚名或匿名作品。
  • :絆倒,跌倒。
  • (dié):小土堆,比喻小困難、小障礙。
  • :圓規,這裏象徵規則或規律。
  • :摩擦,引申爲違背或觸犯。
  • :此處指水面上的波動,象徵變化或反應。
  • :改變,更改。
  • 無奈之何:表示無可奈何,無法改變。

翻譯

在周朝,沒有人會在大山中絆倒,卻可能在小小的土堆上跌倒。規則有時候會被觸犯,就像水會因爲摩擦而起波瀾。我想去改變這一切。

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

賞析

這首古詩寓言性很強,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場景,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人們容易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上犯錯,而大的規則或原則反而不易打破。作者借「不躓于山」與「躓於垤」的對比,表達了對生活中瑣碎困擾的無奈,同時也暗示了改變既有秩序的困難。"無奈之何"體現了人在面對現實時的無力感和對現狀的反思。整首詩簡潔明瞭,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無名氏

周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