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史記》曰:箕子朝周。過故殷墟。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爲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之。其《詩》曰:〗
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尚書大傳》作不我好仇。《御覽》、樂府同。《文選》注作不我好。○《史記》宋世家。《尚書大傳》。《文選》十六思舊賦注引《尚書大傳》。《御覽》五百七十引《史記》。《樂府詩集》五十七作傷殷操。《詩紀前集》一。)
-----------逯欽立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麥秀:古代歌曲名,後世多用來表達懷念或哀傷之情。
- 漸漸:形容事物逐漸生長茂盛的樣子。
- 禾黍:泛指穀物,這裏指麥子和黍子。
- 油油:形容穀物豐茂、生機勃勃的狀態。
- 狡童:機靈、淘氣的少年,此處可能暗指背叛者或不再忠誠的人。
- 好:親善,友好。
翻譯
麥子生長得越來越茂盛,稻穀一片金黃油綠,那個淘氣的小夥子啊,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對我好了。
賞析
這首詩以樸素的語言描繪了麥田豐收的景象,然而在這美景之下,詩人卻感到了深深的失落。"狡童"不再如以往般親密,暗示了情感上的變故或者人情的冷淡。通過對比麥秀的繁盛與人心的疏離,詩人寓言般地表達了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簡潔而富有深意,展現出古代詩歌的含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