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吳布田並輓逝者

· 成鷲
昔有延陵君,嬴博葬其兒。 一慟舍之去,魂氣無不之。 復有西河公,淚盡明以虧。 自言已無罪,良友來箴規。 人事有今古,天性無盛衰。 哀死良何傷,達生固其宜。 善哉布田翁,種德躬耘耔。 庭際生崇蘭,弱葉何葳蕤。 一花先眾芳,馥郁多奇姿。 期君永歲寒,托根深不移。 胡為比芳槿,溘然朝露晞。 造物詎憐材,天心寧倒施。 春花不朝夕,百卉徒芳菲。 主人長太息,仰首天低垂。 栽培與傾覆,將信還復疑。 東樵老樵叟,朿芻來遲遲。 薤露發長歌,招魂續楚辭。 登堂人寂寞,弔影心酸悲。 孤鸞棲繐帳,獨鶴鳴書帷。 殘膏冷螢火,散帙縈蛛絲。 祕彼幽蘭香,入室容復為。 願言保喬木,榮枯會有時。 玉樹秀三珠,取次春風吹。 遠條拂雲日,嘉實堪取攜。 無為長戚戚,日月交奔馳。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