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業至京口或行或泊即事成詩六首 其一

憶昨龍潭驛,山櫻繋馬紅。 事隨風雨過,身復畫圖中。 白日園陵氣,青天江浦烽。 向来憂樂地,草草媿萍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建業:今江蘇南京
  • 京口:今江蘇鎮江
  • 山櫻:山中的櫻花樹
  • 園陵:帝王的墓地等,這裏可指代明朝先帝陵園
  • 江浦:江邊的淺灘,這裏泛指南邊臨江的地方
  •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
  • 向來:往昔,過去
  • 萍逢:如浮萍相遇,比喻偶然相逢

翻譯

回憶起往日在龍潭驛的時候,我把馬系在那盛開的山櫻花樹邊,眼前一片嫣紅。過往的那些事情都隨着風雨飄散而去,如今我又置身於如畫卷般的美景之中。在白日照耀下彷彿能感覺到先帝陵園散發的氣息,晴天下江浦一帶還能看到烽火。過去那些或憂或樂的地方,如今偶然相逢,匆匆之間只覺得自己彷彿像浮萍一般漂泊,心中莫名泛起慚愧之感 。

賞析

本詩開篇回憶昔日在龍潭驛的情景,「山櫻繫馬紅」以鮮豔的畫面描繪出過往場景,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印象。「事隨風雨過,身復畫圖中」,將時光飛逝的感慨與當下置身美景的情境形成鮮明對比,既有對過去的緬懷,又有對當下所處美好景緻的感嘆。「白日園陵氣,青天江浦烽」,前一句透着對往昔朝代的追思與凝重感,後一句的「江浦烽」則暗暗傳達出社會動盪不安的氣息,將歷史感與現實的動盪相結合。尾句「向來憂樂地,草草愧萍逢」則收束全詩,表達出對過往經歷場所再度相遇的複雜心情,有着漂泊不定的感慨,以及對世事無常的愧疚,全詩語言凝鍊,情景交融,通過往昔與現在的諸多對比,傳達出深刻的情感,展現出詩人對人生、歷史的深刻思考。

黃淳耀

黃淳耀

明末進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蘊生,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爲復社成員。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義,淳耀與侯峒曾被推爲首領。城破後,與弟黃淵耀自縊於僧舍。門人私諡貞文。能詩文,有《陶庵集》、《山左筆談》等。 ► 4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