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真人持詔寧親

· 範梈
垂楊十二門,旦旦羅鳴騶。 千騎萬騎中,孰是違世儔。 美哉吴夫子,脫灑住丹丘。 氣涵群象動,思與萬物周。 天馬出名駒,逸態橫九州。 自從下地走,但飲星河流。 明月落中江,倒影射斗牛。 飄然持玉節,去犯蒼山稠。 紫鳳把細華,逶迤仙巖陬。 遂經三茅岑,已登閣峰頭。 還家拜封君,玉冊珊瑚鉤。 笑問游子衣,不獨五色優。 門縣朱雀旍,坐擁金明裘。 開筵浥芳醴,炰觴進庶羞。 承顏開淑訓,慰爾道路修。 爾歸奉天子,萬歲更千秋。 番君大國壽,賀老清湖愁。 煙水三萬頃,宮袍在扁舟。 荷花合古渡,此處不夷猶。 雲錦雙鴛鴦,悠悠戲汀洲。 東風長年來,揚我闌檻幽。 白馬絡金羈,奈此甚盛休。 儂家閣峰下,霞竹敷稻疇。 鶴集偃松雪,青雲互綢繆。 自從干戈餘,川岳秋蕭騷。 骨肉倚四海,風雲擾吟謳。 聞君復此去,浩蕩懷今遊。 罷酒黃鸝鳴,高花艷城樓。 良辰難能別,嘉會易為酬。 至樂夫子行,子行無滯留。
拼音

範梈

梈字亨父,一字德機,臨江清江人。家貧早孤,刻苦爲文章,人罕知者。年三十六,辭家北遊,賣卜燕市。薦爲左衛教授,遷翰林院編修官。出爲嶺海廉訪司照磨,歷轉江西湖東,選充翰林應奉,改閩海道知事,移疾歸。徙家新喻百丈山,天曆二年,授湖南嶺北廉訪經歷,親老不赴。其明年以母喪哀毀卒,年五十九。德機癯然清寒,若不勝衣,而持身廉正。爲文雄健,追慕先漢古詩,尤好爲歌行,工近體,藹然見忠臣孝子之情焉。吳文正嘗以東漢諸君子擬之。人稱文白先生。所著有《燕然稿》、《東方稿》、《海康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總十二卷,揭曼碩序之。以爲虞伯生稱德機如唐臨晉帖,則終未逼真。改評之曰:範德機詩如秋空行雲,晴雷捲雨,縱橫變化,出入無朕。又如空山道者,辟穀學仙。瘦骨崚嶒,神氣自若。又如豪鷹掠野,獨鶴叫羣。四顧無人,一碧萬里。差可彷佛耳。德機詩學廬陵,楊中伯允得其骨,郡人傅若金與礪得其神,皆有盛名於時。歐陽原功曰:宋東都時,黃太史號江西詩派。南渡後,楊廷秀好爲新體。宋末,劉會孟出於廬陵,而詩又一變。我元延祐以來,彌文日盛,京師諸名公一去宋金季世之弊,而趨於雅正。於是西江之士,亦各棄其舊習焉。蓋以德機與曼碩爲之倡也。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