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小雨

· 方回
紅垂燈穗倍常明,緩緩晴須作好晴。 著柳春風微有色,催花夜雨細無聲。 爐香早起蹣跚拜,杯酒朋來瀲灩傾。 一日一詩舊年例,新年一日兩詩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紅垂燈穗:指紅燈籠下垂的穗子。
  • 倍常明:比平常更加明亮。
  • 緩緩晴:漸漸轉晴。
  • 著柳春風:春風吹拂著柳樹。
  • 微有色:微微帶有顔色,指春風中柳樹的嫩綠。
  • 催花夜雨:夜雨促使花朵開放。
  • 細無聲:細密而無聲。
  • 爐香早起:早晨爐中香菸裊裊。
  • 蹣跚拜:步履蹣跚地行禮。
  • 盃酒朋來:朋友帶著酒來。
  • 瀲灧傾:形容酒盃中酒波光粼粼,被傾倒。
  • 一日一詩:每天寫一首詩。
  • 舊年例:往年的慣例。
  • 新年一日兩詩成:新年第一天就寫成了兩首詩。

繙譯

紅燈籠下垂的穗子比平常更加明亮,天氣漸漸轉晴,預示著將會是個好天氣。春風輕輕吹拂著柳樹,帶來微微的綠意;夜雨細密無聲,催促著花朵開放。早晨,爐中的香菸裊裊陞起,我步履蹣跚地行禮;朋友們帶著酒來,我們擧盃暢飲,酒波光粼粼。按照往年的慣例,我每天都會寫一首詩,但新年第一天,我就寫成了兩首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日小雨後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春天的氣息和節日的喜慶。詩中“紅垂燈穗倍常明”一句,既描繪了節日的裝飾,又暗示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後文通過對春風、夜雨的描寫,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春天的生機。結尾処提到新年一日兩詩成,不僅展示了詩人的創作熱情,也躰現了新年新氣象的寓意。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優美,充滿了對新年的美好期待。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