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詩馮伯田王俊甫劉元煇楊泰之見和複次韻二首
空經虛緯費來之,弦急常由瑟柱危。
壯似陰山歌敕勒,悲於易水和漸離。
崎嶇萬古無窮事,酩酊重陽幾句詩。
剩喜故人會吾意,東籬何日酹殘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空經虛緯(kōng jīng xū wěi):形容事物空洞無實,虛有其表。
- 瑟柱(sè zhù):古琴瑟上的弦柱,比喻事物的關鍵部分。
- 隂山歌敕勒(yīn shān gē chì lè):指古代北方民族的歌曲,隂山是古代北方的一座山,敕勒是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
- 易水和漸離(yì shuǐ hé jiàn lí):易水是古代一條河名,漸離指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荊軻在易水邊告別,漸行漸遠。
- 崎嶇(qí qū):形容道路不平坦,比喻世事艱難。
- 酩酊(mǐng dǐng):形容醉酒的樣子。
- 東籬(dōng lí):指東邊的籬笆,常用來指代田園生活。
- 酹(lèi):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繙譯
事物空洞無實,費力地來到這裡,弦音急促常因瑟柱危險。 壯似北方民族的歌曲,悲於荊軻在易水邊的告別。 世事艱難,無窮無盡,醉酒後重陽節的幾句詩。 幸喜故人能領會我的心意,何時能在東籬下祭奠殘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空洞無實事物的描繪,以及對北方民族歌曲和荊軻刺秦王故事的引用,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無常和人生艱難的感慨。詩中“崎嶇萬古無窮事”一句,深刻揭示了歷史的曲折和人世的艱辛。末句“東籬何日酹殘枝”則寄托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曏往和對故人的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韻酬俞好問四首 》 —— [ 元 ] 方回
- 《 真定路教授鹿泉李君丁亥五月十二日巳時生紫陽虛叟方回丁亥五月十一日巳時生相遇旅邸同登酒樓各出新詩遂成老 》 —— [ 元 ] 方回
- 《 初二日甲子雨阻風自次韻 》 —— [ 元 ] 方回
- 《 別秀亭五首 》 —— [ 元 ] 方回
- 《 追懷秋崖吏部知郡宗伯 》 —— [ 元 ] 方回
- 《 病後夏初雜書近況十首 》 —— [ 元 ] 方回
- 《 讀書遇難字 》 —— [ 元 ] 方回
- 《 次韻酬趙無己 》 —— [ 元 ] 方回